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

[新聞]楊定一》運動曬太陽 打開身心的結


陽光的有無,對我們來說就是啟動清醒和睡眠的訊號。剛從國外出差回來的朋友,不妨把握時間去曬曬太陽,可以很快把時差重新調整回來。
我們的身心,是人類整體歷經數萬年演化的結果,始終和周邊環境相依共存、沒有片刻分開過。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,陰沉的天氣,讓心情不知不覺跟著鬱悶了;太陽一露臉,自然覺得心情開闊,不光是身體的動力提高,就連思緒也打開了另一個層面。(推薦閱讀:早晨多曬陽光20分鐘可降低BMI
太陽為地球帶來的能量,不光是光與熱的波動,更是一種生命的滋長、意識的延伸。這一點古人老早就知道。埃及、希臘、馬雅等眾多古文明,都有崇拜太陽神的傳統,就像感謝這無限的生命場,讓人得以在大地安居樂業,落地生根。現代化後,雖然農業人口比例下降,但一樣地,我們還是會注意住家的方位、採光和通風,就像希望和大自然繼續保持連結。

身心健康和大自然相互連結

我在《真原醫》特別用〈完整的全光譜〉一章談太陽光,用健康的實例表達我們身心的健康和大自然其實是相互連結的。太陽光有最完整的波長和能量,穿透人體皮膚而與體內各種礦物質和生物分子產生互動與反應。從某個角度來說,就像是上天帶給人類的無形營養素。陽光不只可以促進鈣質吸收,也會提高人體對氧氣的吸收、調節免疫、改善氣血循環,能幫助身心週期的重整,對睡眠也非常有幫助。
最新的光生物學,從生化的角度開啟了一部分的調控機制,也得到2017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的肯定。我們曬太陽時,光線進入眼睛的視網膜,其中波長較短的藍光特別能夠活化視交叉上核。視交叉上核是個位於大腦下視丘的神經構造,有許多神經細胞在這裡集結。最特別的是,這裡的神經訊號直接通往松果體。松果體則是釋放褪黑激素的組織。褪黑激素會讓人想睡、體溫下降,讓身體知道該睡覺了。

陽光的有無,對我們來說就是啟動清醒和睡眠的訊號。光是我們待在陽光下,自然會抑制松果體活性,使得褪黑激素釋出量減少,而讓自己保持清醒。到了晚上,松果體活性不再被抑制,褪黑激素自然升高,也就產生睡意。
當然,人體這種複雜的系統不會只靠單一機制調控身心的平衡。調整身心,如果能從更上游的機制著手,不光更單純,也會更有效。我只要遇到剛從國外出差回來的朋友,都會提醒他們把握時間曬曬太陽,可以很快把時差重新調整回來。尤其到海外出差,在當地中午太陽最強時,一定要出去曬曬太陽,這也是讓身體適應當地時間最容易的方式。

加上快走,調整身心效果更加分


有意思的是,不只是腦部神經組織能接受陽光的訊號,我們身體裡的各個器官和組織也都帶著調控的機制。全身可以配合環境的訊息而整體和諧地運作,在該清醒時保持清醒,在該睡時好好休息。從這一點,我們可以體會到,人與自然的相互感應是多麼精細與奧妙。
此外,曬太陽可改善季節性的情緒憂鬱。正在調整身心的朋友,除了曬太陽,如果還能夠快走,讓身體出點汗,再好不過,這就是啟動身體的機制去調整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好方法。身體的運作平衡了,自然會有好心情。有了好心情,身心的結打開,也就自然健康。(推薦閱讀:多曬太陽加運動,收假上班有活力
我特別在《好睡》裡帶出一個〈曬太陽和運動〉的練習,幫助失眠和各樣失衡的朋友回復身心平衡。在陽光下做有氧健身的運動,除了可透過光線重新整頓生理時鐘,也透過肩膀、手臂、大腿和核心肌肉的帶動,有效率地提高心臟血管的活力,還能幫助肌肉對抗重力而不退化,這麼做可說是最好的身心抗老化運動。不只如此,我還鼓勵大家做原地跳躍,不光是對身體做垂直方向的按摩,更能帶動一天開朗的心情,讓煩惱容易脫落。

現在的我們大多數時間在室內工作。有些朋友甚至一整天見不到陽光,就好像無形之中失去了大自然的連結與滋養。如果真正懂了前面所談的機制,也可以每天排出一點空檔到戶外。不光是走走路讓心情放鬆,透過運動讓自己活絡起來,同時也曬點太陽,就好像和地球最無所不在的能量重新接軌,讓太陽的能量注入身體的每個細胞。在溫暖與光明中,讓陽光重新融入生活,回到心中。
<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,不代表本社立場>
網址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80344
心得:現代人大部分都是在室內工作,很少曬到陽光,心情也容易憂鬱,適當的曬曬陽光,可以幫助失眠及恢復身心平衡,可以試著做有氧健身運動,讓肌肉不退化,並提高心臟血管的活力,陽光融入生活,帶動一天開朗的心情,煩惱就能輕易趕走。

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

背起書包上學去,我的同學80歲

一群70、80歲的阿嬤上小學一年級,同校同學就是自己的孫子。其中有人一輩子都不識字,小時候看著鄰居上學讀書寫字,只能待在家養豬、撿柴、照顧弟妹。婚後拉拔6個孩子長大,各個都有高中、大學學歷,現在終於輪到她自己,背起書包上學去。
就像很多小一生,第一天上學,阿嬤哭了,但她說是太高興才哭,「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……我一直想要背書包上學。」

當學校招不到學生換阿嬤上學去
根據《紐約時報》報導,南韓全羅南道康津郡將近百年歷史的大邱小學 (音譯,Daegu Elementary)因為學生不足,一度面臨廢校危機,校方乾脆招生長者入學,現在這所學校一年級的8名學生,全是介於56歲至80歲的活力阿嬤。
南韓生育率在全球敬陪末座,尤其農村人口外流,情況更嚴重。這所小學學生只剩22人,其中四年級和五年級更都只有一名學生。
一年級一度一名學生都沒有,校長拜訪全村,竟然找不到適齡的小朋友就讀,直到開放長者入學。
阿嬤和小學生一起坐校車
「他們都非常渴望學習,」一年級的老師說,從最基礎的字母開始從頭學起,阿嬤不但學習力旺盛,還有人已經許下競選村裡婦女會會長的願望,「他們可能是全校唯一要求更多作業的學生。」
教室也為阿嬤量身打造,有沙發、毛毯、加熱的墊子,就怕他們一不小心著涼。
雖然一年級都是高齡學生,但他們會和其他年級的小朋友一起坐校車、一起校外教學、一起在下課的時候吃餅乾。「老幼共學」的趨勢持續成長,長者不該被孤立,跨世代的混齡共處,被認為更有助於健康。
老幼共學、共托 跨世代交流 
台中榮民總醫院的日照中心,為失能、失智長者提供日間照顧,鄰近榮中幼兒園及托嬰中心,乾脆讓長者與小朋友一起做早操、一起學習製作點心,長期下來發現很多原本沉默的長者,語言、社交能力都大幅改善。
 

英國倫敦的夜鶯之家(Nightingale House),則是英國第一家混合養老院和幼兒園的照護設施,小朋友每天拜訪養老院裡的爺爺奶奶,和老人家一起唱唱歌、跳跳舞,長者每天期待小朋友的到來,臉上笑容都多了起來。
其實一般家庭中,就是老人和小孩一起互動、生活,照護機構複製這樣的自然相處模式,不讓長者感到被拋棄、被孤立。老小交流、感染彼此的活力與經驗,不管老幼共學或共托,都是跨世代的雙贏。
網址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9972
心得: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有生育率過低以及獨居老人的社會問題存在,許多學校也因為生育率不足而導致的無人就學問題所以倒閉。這篇文章則分享了兩個把這些問題混在一起解決的例子,不論是讓獨居老人就學來讓他們獲得知識與小孩子的陪伴感,又或是讓學校招收高齡學生來解決倒閉問題,都是對於整體社會素質有極大幫助的方式。

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

[新聞]「盤腿」坐比「翹腳」更傷脊椎?小心這些不良姿勢讓你腰酸背痛


常常覺得肩頸腰背莫名的酸痛嗎?可能是你的不良姿勢惹得禍!生活中,許多人為了貪圖方便舒適,隨時席地「盤腿坐」,往往卻坐出一身病。究竟「盤腿坐」對身體會造成哪些危害呢?所謂「站有站相、坐有坐相」,正確姿勢能為健康加分,還是維持良好體態不二法門!過去,我們都知道「翹腳坐」對身體傷害極大,殊不知,恣意的席地「盤腿坐」,對於脊椎的傷害更大。